湖文工科生眼中的“文化人”–记雷竞技网站2018届优秀毕业生电子工程系学生于俊鹏
作者:雷竞技网站 时间:2018-04-20 点击数:
导语:一个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“标准”工科生,大学生四年,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通读了《大学》、《中庸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孟子》等古典文集,对相关文集倒背如流,滔滔不绝!不仅没有耽误学业,影响专业,反而让他更深刻地体会到做学问做事之道,并坚持博览群书、坚守执着,不忘初心,最终以优异成绩考取国内重点大学研究生。用他自己话说,中华古典文集是个宝!通过精读古典文集让我悟出了做学问做事之“道”,做学问犹如科学研究,需要物理上的精益求精,力求精准;做事,不仅需要精准更要精“道”,要追求化学中有滋有味的“味道”,享受这种“诗意”!
于俊鹏,男,河南周口人,雷竞技网站2014级学生,优秀学生干部。曾担任该院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实验室负责人,大学四年,经常沉浸在图书馆和实验室,协助老师完成近10类实践实训项目,2017年独立完成市公安局“枪弹库联动门系统”的设计和开发工作。2018年以优异成绩考取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。
精读古典,勇于“悟道”
大学期间,他满意的一件事是,通读了《大学》、《中庸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孟子》等古典文集,特别是四书五经中的《大学》,他不仅倒背如流,还能滔滔不绝的将其中道、孝、礼、教讲的绘声绘色、津津有味。他酷爱看书,只要有空,他就往图书馆里跑,只要到了图书馆,不到闭馆他就不出来。他说,最爱读的就是图书馆大厅右边那一段有关《大学》的石刻:“大学之道,在明明德,在亲民,在止于至善。知止而后有定,定而后能静,静而后能安,安而后能虑,虑而后能得。物有本末,事有终始,知所先后,则近道矣”。他自嘲说:我是一个标准的工科生,没进过学生会,没加入过社团…但我有书相伴,特别是这些诗词歌赋,给我生活学习以启迪,也帮助和启发了我学通弄透自己的专业知识。
专注科研,力求“精道”
大三期间,偶然的机会,在学院老师的推荐下,他接受了市公安局“弹药库门禁系统”的设计和开发。他接下项目后,不是第一时间去网上参考其他人写的封装好代码,而是自己从底层代码开始着手,从最繁琐的基础开始写。他说,别人的代码是挺方便的。但是那不是我写的,由于已经模块化封装好了,我不能看清楚里面的结构,容易出现bug不说,更是让整个系统显得臃肿。实验室的其他同学很是不能理解,明明有省力又省事的路他不走,非要自己耗时耗力去折腾。最后,他不仅用最简单的结构最少的代码按时完成的项目,而且对方反馈效果很理想,目前,系统运行非常稳定。每提起这事,他笑眯眯地说:“做事就应该这样,精准还需精道!”
厚积薄发 “问道”考研
大学四年,于俊鹏做到了知行合一,格《大学》之理,求至诚之道。在学习中他始终秉承格物而后知至,知至而后意诚,意诚而后心正。所以,每节课不管更专业是否有关,他都去听,光听还不够,他还要“格物”一番。正如他所说,至诚于心,发自内心的热爱然后才能静心思考,静心思考才能究其本末。平时不懂的问题,他很少会去百度,甚至他对互联网都比较消极。他只相信书本,他说,网络上的知识查起来是方便,但是它有缺点,过于碎片化,虽然我们也能解决疑惑但是很多时候只是知其然不知其是所以然。到图书馆查资料,翻文献虽然麻烦,但是我能对这个问题的本末有一个全面的了解,究其本末,才能格物致理嘛。
在研究生面试阶段,他作为一个工科生,第一次同导师对话,却是从《大学》开始,倚马千言,侃侃而谈,给了所有面试官一个惊奇,面试现场掌声不断。面试结束后,他果然顺利通过复试。
审稿人:周慧